细说蜡烛背后的故事,关于蜡烛你都了解多少?

       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,精致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。

       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,令人遐思。

       蜡烛带给我们的别样温存,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难以取代的。


        蜡烛的由来说来话长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,逐渐的,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被独立发明出来。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,5000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,这可算是蜡烛的雏形。

       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、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、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,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蜡。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,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得起蜡烛。


       蜡烛真正放下身价是在19世纪。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,商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,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。此后,曾经的“照明贵族”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罕了。作为照明方式,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。古往今来, 引经据典, 蜡烛也在传说中演绎着自己的故事“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越烧越短的蜡灶究竟去哪了?


       燃烧时蜡由固态熔化成液态,生成水和二氧化碳,熄灭后又逐渐凝固。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,烛芯起着关键作用。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“毛细现象”,蜡液沿着烛芯上升,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,露出更多的烛芯,继续供给燃烧。“何当共剪西窗烛”看似浪漫,实际是件麻烦事。

        最早用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,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,蜡烛就可能熄灭。

        直到1820年,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辫状烛芯。与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相比,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时能自然松开,末端完全烧掉,省去了剪烛花的麻烦。被电灯取代的蜡烛,逐渐被用在特殊场合在蜡烛发明伊始,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。基督教徒很早就把蜡烛视为宗教神物,象征着不灭的灵魂。

        生日宴会上,先许个愿,再一口气吹熄蜡烛,据说能够让你梦想成真。月亮女神生日时,蜂蜜蛋糕上点燃的蜡烛,比喻月亮撒向人间的轻柔光芒。“洞房花烛夜”时,又粗又长的红烛被称为“喜烛”。喜烛从头烧到底,是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祝福。

        如今,流行的工艺蜡有着各种色彩、形状和香味,它们是在蜡的基础上添加了颜料、精油等辅料。工艺蜡烛优雅的外形被摇曳的烛光衬托着,慢慢挥发出诱人的香味,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。现在,有着减肥或戒烟的各种保健蜡也被发明出来了。看来,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,会一直延续下去。

荣金茵